煙臺鹽酸廠家是生產型的企業,但現在受疫情影響,只能安心待在家里。
“自救”和求救
面對疫情帶來的影響,怎么辦?做好“自救”至關重要。
提出五方面“自救”措施:一,在做好疫情防控工作、準備必要的防控物資之后,盡快啟動安排復工工作,并做好日常的消毒和排查工作。
第二,合理安排員工的返崗、臨時輪崗,除必要的生產人員外,盡量安排線上辦公,減少員工聚集和交叉接觸。同時做好線上日常考勤、建立責任人制度、細化績效考核目標,保證非現場辦公的效率和現場生產的安全。
第三,做好現金流管理,適當減少原材料、半成品、產成品等對于現金流的占用,提升資金周轉效率。第四,加強與企業下游客戶的溝通,做好客戶的維護工作,合理安排復產進度。第五,及時向相關部門反映企業的實際經營困難,配合相關部門落實對中小企業的信貸和臨時救助政策。

采取的主要措施包括:根據本地疫情發展狀況,在遵守政府規定、保證員工安全的前提下,企業可靈活安排復工時間及工作方式,力爭將疫情帶來的損失降到低程度;考慮到疫情過程中企業流動資金通常比較緊張,工資支付方面可與職工協商一致,選擇適當時間發放;對疫情可能導致的金融及商業違約問題,企業要積極爭取金融機構支持,并與商業伙伴加強磋商,必要時注意保留相關證據,適當利用“不可抗力條款”和“公平原則”,免除自身責任。
面對疫情的影響,中小企業主亦有所期盼。最希望得到的政策支持,就是能降租減租,減輕生產成本壓力。“因為生產延時,
希望政府能在稅收方面有所減免。“是不是可以參考2003年‘非典’時期所采取的一系列減稅降費的政策,以幫助我們渡過難關。在停工期間工廠的正常費用還是會繼續產生,希望政府能減租減稅;加大對中小微企業的支持力度,比如無利息銀行貸款,以支持企業生產;在用工方面給予政策支持,確保技術人才和普通工人的引入;多一些科技創新和技術的補助,減少中小企業的負擔,以盡快恢復生產。
業界普遍認為,在做好疫情防控工作同時,接下去更多穩經濟、穩預期的積極政策有望出臺。
“抗擊疫情,戰勝疫情,是我們每一個中國人都期盼的事情,我們自己的利益得失,在國家大義面前,不值得一提。
煙臺鹽酸廠家真誠希望“疫情快點結束,一切能盡快恢復正常”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