急救(jiu)措施:
皮膚接(jie)觸:立(li)即脫去污染的衣著,用(yong)大(da)量流(liu)動清水沖洗至少 15 分(fen)鐘;就醫。
眼睛接觸:立即提起(qi)眼瞼,用大量流動清(qing)水(shui)或生理鹽水(shui)徹底沖洗(xi)至少 15 分(fen)鐘;就醫。
吸(xi)入(ru): 迅速脫離(li)現場至空氣新鮮處,保持呼吸(xi)道通暢,如(ru)(ru)呼吸(xi)困(kun)難,給(gei)輸氧,如(ru)(ru)呼吸(xi)停止,立即進
行(xing)人工呼(hu)吸;就(jiu)醫。
食入(ru): 用水(shui)漱口(kou),給飲牛奶或蛋清,就醫。
消防措施(shi):
危(wei)險特性 : 與酸發生(sheng)中和反(fan)應并(bing)放熱,遇潮(chao)時對鋁、鋅和錫有(you)腐蝕性,并(bing)放出易(yi)燃易(yi)爆(bao)的氫氣(qi),
本品不會燃燒, 遇水(shui)和水(shui)蒸氣大量放(fang)熱, 形成腐(fu)蝕(shi)性(xing)溶液,具(ju)有強腐(fu)蝕(shi)性(xing)。
燃燒(分解)產(chan)物(wu):可(ke)能(neng)產(chan)生有害的毒性煙霧(wu)。 滅火(huo)方(fang)法: 用(yong)水(shui)、砂土撲救,但須防止物(wu)品遇水(shui)產(chan)生飛濺,造成(cheng)灼傷。
泄漏(lou)應急處理:
煙臺工業液堿應急處理:隔離泄漏污染區,限制出入,建議應急處理人員戴防塵面具(全面罩),穿防酸堿工作服,不要直接接觸泄漏物;小量泄漏:避免揚塵,用潔凈的鏟子收集于干燥、潔凈、有蓋的容器中,也可以用大量水沖洗,洗水稀釋后放入廢水系統;大量泄漏:收集回收或運至廢物處理場所處置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