2019年11月6日。硫酸工業的生產技術進展
1、 二次轉化工藝
一次轉化流程的轉化率較低,僅95%左右,排放尾氣的二氧化硫濃度可達到14500mg/m3,直接排放會嚴重污染環境,需要進行氨(堿)吸收處理。我國于1965年在上海硫酸廠首先采用兩次轉化技術并獲得成功,該技術隨后在全國推廣應用并不斷完善和發展。1989年南化研究院完成了/3+20兩次轉化工業試驗,使二氧化硫轉化率進一步提高到99.7%以上。排放尾氣二氧化硫濃度在877mg/m3以下,滿足960mg/m3的排放標準。由此可見,二次轉化工藝的應用,促進了硫酸工業的發展,同時降低了高純煙臺硫酸企業排放廢氣的污染物濃度,改善了大氣環境質量。
市場上較常見的硫酸、鹽酸、高錳酸鉀等化學品均屬于易制毒化學品,按照《易制毒化學品管理條例》有關規定,個人、公司、企業在生產、經營、運輸、使用易制毒化學品過程中,需向公安機關申請和報備。
2、稀酸洗凈化
目前國內煙臺硫酸廠家制酸凈化流程有水洗和酸洗兩種,水洗工藝是我國為發展硫酸所獨創的凈化工藝,除砷、除氟效率高,對發展我國硫酸工業起了重大作用;但耗水量大、污水排放量大、硫資源損失大等,對新建工程已不再推薦水洗流程。
酸洗流程的特點是技術可靠,設備先進,除塵、除砷、除氟能滿足凈化要求,排污量小,操作費用低,但一次投資較高。隨著國家環保條例的日趨嚴格和水資源的匱乏,新建硫酸裝置基本都采用稀酸洗凈化流程。